印刷适应性强 平印、凸印、凹印三大印刷方法一般只能在平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而丝网印刷不但可以在平面上印刷,也可以曲面、球面及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另一方面,丝网印刷不但可以在硬物上印刷,还可以软物上印刷,不受承印物的质地限制。除此之外,丝网印刷除了直接印刷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间接印刷方法印刷,即先用丝网印刷在明胶或硅胶版上,再转移到承印物上。因此可以说丝网印刷适应性很强,应用范围广泛。
目前,大多数印染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感光制网法。感光制网的原理是将含有对光敏感物质(如重铬酸铵等)的制网专用粘稠胶液(简称“感光胶”)涂布道网坯上,低温烘干后,将花样分色黑白胶片包覆其上,然后进行曝光、显影、冲洗等等,在网上制成所需花纹。它的核心是光敏剂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与胶液中的粘合剂发生化学反应,交联固化,形成网状结构,使固态的感光胶体不溶于水,而未经紫外光照射的部分,在税种显影时能膨胀、溶解,最后离开网坯,显出原有的网孔。传统的感光制网法,从分色描稿、黑白胶片制作、上胶、曝光、显影到成品花网有30多道工序。总体上来说,工序多、工艺路线长、手工凭经验操作为主,因而精细度、精密度、均匀性、重现性、速度和效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国际上印花图案的设计风格朝着精细、朦胧,贸易订单向着“小批量、多花色、快交货、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传统感光制网法已经成了提高印花质量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瓶颈。
裁刀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换刀,一般情况下,换刀和换刀条是同时进行的。换刀操作包括以下步骤:①刀片降到最低位置,与刀条接触,切断电源。②拧松刀片露在刀座外的螺栓,使刀片轻轻接触垫板后再拧下螺栓,刀架(刀框或刀胎)升到原来位置,将刀片取下放在木制(或塑料)刀盒内。③更换刀条。刀条装在切纸刀下的工作台面上,更换时,按照刀条槽长度裁取一段新刀条,用刀片或砂纸将刀条表面的毛刺磨掉,然后镶入槽内。特别提示:刀条镶在凹槽内不能发生任何移动;刀条表面应与工作台面平行。④刀片与刀架的高低要适当,一般刀片压入垫板内的深度在0.3mm~1.5mm为宜。⑤换新刀片时,要确认刀片刃角与所裁纸张的抗切力是否相符,然后用软布从上往下将刀片擦净(刀刃部分不能擦)。轻轻拿起刀片,对准螺孔,拧紧螺栓。特别提示:刀条处应垫上薄纸板,刀刃不能碰到任何坚硬物。⑥试刀。刀片、刀条更换后,可空切试刀,检查螺栓是否拧紧,刀片是否平整。刀片与刀条接触后的压痕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妥,可微调处理,然后再垫一沓新闻纸或胶版纸测试刀片的锋利状况。
1.保持工具的清洁以备随时使用,制版房应无灰尘。2.检查网版张力。所有的多色套印的网版需张力大小一致。3.全面脱脂:使用软刷且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源进行清洗。4.在低于40℃的温下烘干。5.按厂家建议的方法,提前将感光胶配好。6.使用清洁的、略带圆角刃口的上浆器进行涂胶,涂胶的面积至少要比网框内径小10%。7.涂胶时,首先要从印刷面开始。涂胶的次数依照感光胶的固含量、粘度、丝网目数以及理想的网版厚度的要求而定。8.烘干网版时,应将印刷面朝下摆放(避免感光胶流回油墨面)。9.用于精细线条印刷及半色调印刷的网版,每次烘干后需在印刷面上再涂上一次或多次感光胶,直到印刷面感光胶层平整为止。10.保持曝光机的玻璃真空橡皮布的清洁。检查底片是否正确?药膜面是否贴合网版?黑度是否达到要求,摆放是否正确?并使曝光机有足够的抽真时间。11.设定正确的曝光时间,并保持记录。每隔三个月或在曝光量减弱时,应对曝光时间进行测试和调整,修正。12.将已曝光的网版远离光源(日光、白炽灯)。13.显影时要用适当压力的水进行清洗显影,特别是要对油墨面进行充分的清洗而不能冲洗,直至表面不发滑为止。曝光不足的感光胶膜版清洗后会出现脱膜现象。14.用柔软洁净的纸,清洁的抹布或真空吸水器吸掉多余的水分。15.用适当的补网材料进行修补网版。16.将所有参数写到网片上:厚度、曝光时间、日期、名称。
水纹:概念:印品上,油墨呈现不均匀的、水纹状的印刷斑纹。产生原因:印刷油墨流动性不好。制版改进措施:改变网角,并加大通沟。但通沟不能太大,否则,印刷时容易出现不匀现象。印刷解决方法:①提高油墨粘度;②提高印刷速度;③修正印刷张力。